吉野家,在中国是小资,在日本就是“屌丝”(组图)

如果你是个女生,如果你独自去了日本,千万不要去吃吉野家。因为周围的油腻大叔们会对你投来异样的目光,那目光五味杂陈,饱含着一种特殊的感情:打扮的这么光鲜亮丽,感情这是个屌丝啊。

这是所有在日本待得久的人会给你的忠告。

因为,在日本,吉野家是一个独属于屌丝的品牌。

而在中国,吉野家摇身一变,成了小资专属。

毕竟,愿意花30多块吃上一份普通快餐或外卖的,在中国实在是太少了。

不过,就在最近,吉野家宣布: 将在2021年2月,关闭全球含中国在内的150家门店。

消息来得突然,打得人措手不及。

不管怎么说,120岁高龄的吉野家,绝对称得上是大部分人的“童年回忆”了吧。

吉野家怎么了呢?

01

在日本的2ch网站里,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。

“全身优衣库,三餐吉野家。”

这是日本国民群众对吉野家的常规调侃。

随意走在日本街头的一家店铺就不难发现,里面就餐的不是穷学生,就是上班族大叔。

如果一个女生单独去吉野家吃饭,那么很大程度上会被认为是女屌丝,或被人用鄙夷的目光,发出“你疯了”的质疑。

实在想吃,她们宁愿选择打包,也不愿意和店里的那些“哦吉桑”一起就餐。

话说这百年餐饮品牌,不应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吗?

怎么会落得如此田地?

细说的话,这事儿追根溯源,还得从上个世纪说起。

1899年,吉野家的创始人松田,还是一名小商贩,过着清贫的生活。

为了生计,他四处借钱,东拼西凑,终于在一个破旧的鱼市里,租了个不起眼的小门店。

凭着自己仅有的手艺,开了第一家牛丼(jǐng)店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肉饭。

起初,它不过是一个只能坐下10个人,面积不足30平的小屋。

平日里来店光顾的客人,也大都为鱼市里的苦力。

每天辛苦劳作过后,会来这儿吃上一碗牛丼,作为一天的慰藉。

或许是当时那个年代,鱼市的选址地点和受众人群,奠定了小店“穷人文化”的基调。

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吉野家的“屌丝”气质流传了下来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

这也是为什么,去吃吉野家现在会被日本民众调侃的原因。

1926年,关东大地震,鱼市变为废墟。

松田的牛丼店,不得不随着鱼市搬迁,至东京海鲜批发筑地市场里继续营业。

这时的小店其实已经初具规模,并且随着生意越做越好,松田还开了2家分店。

每天24小时营业,顾客还是络绎不绝。

30年过后,松田的儿子继承父业,正式接手这家小店。

为了显示自己的牛肉盖饭正宗,给它取名为“吉野家”。

并且刚来就立下了雄心壮志,给自己定下“一年赚1亿日元”的小目标,要把店铺打造成家族企业。

为了提高上座率、提升营业额,他还将牛丼饭做了改良。

把原先的魔芋丝、葱、笋等配料去掉,只留下牛肉和甜味洋葱。

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做饭时间,还加快了出餐速度。

渐渐地,“方便”、“快捷”逐渐成了吉野家的代名词,很多赶时间的社畜和学生党,都会选择来小店吃上几口。

而短短几年时间,吉野家也凭借着“顾客数量至上主义”,快速成为了日本国民届的快餐代表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,时代发展迅速,经济快速增长。

吉野家早已成为遍地开分店的成熟企业,菜单上的种类也逐渐多了起来,不再单单只卖牛肉饭。

也开始逐渐走出国门,打开美国市场。

当时,一名香港留学生洪明基,在美国看到了这家“可以吃米饭”的门店。

颇具商业头脑的他,一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日本快餐品牌。

虽说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设立门店,但作为米饭大国的中国竟然没有!

洪明基嗅到了一丝商机,于是正值毕业之际的他,放弃了留在美国干投行,和回港经营家族企业的选择,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,决定自己创业设立公司——合兴集团。

合兴集团一举拿下吉野家的特许经营权,把吉野家引到了中国。

1992年,吉野家正式落户北京。

来得早不如来得巧。

此时恰逢中国餐饮业刚刚起步,麦当劳、肯德基等洋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。

眼看正赶着快餐业的兴起,吉野家也顺势在中国“火”了一把。

迅速站稳脚跟,越做越大。

反正在我的记忆中,当年吉野家的“小牛饭”可谓是红极一时。

那时候谁要是没吃过“小牛饭”,那就是赶不上时代潮流。



02

吉野家在北方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,但也不免有些“骄傲”。频频令人大跌眼镜,感到失望。

先是2012年,央视报道了山东六合速成鸡事件,风靡中国的洋快餐品牌纷纷上榜,吉野家就是其中之一。

这种速成鸡,每天要吃18种抗生素,在40天内迅速长到6、7斤。

而这些并没经过任何检疫的鸡,被山东六合集团收购,卖给了各大快餐集团。

但当“激素鸡”被送检,还未出最后的结果时,吉野家就立刻发了一条消费者声明:

“吉野家对原料采购程序实施严格管理,并承诺目前六合鸡肉并未在公司所属各门店使用,请消费者放心食用。”

他们想用这个来证明自己的清白。

如此匆忙的声明,不免有些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意思。

更为打脸的是,当检疫结果出来后,吉野家马上发出第二条声明解释道:

“就有关报道我司仍存有六和鸡肉,此六和鸡肉我司于19日已就地封存,六和鸡肉目前并未在我司所属各门店使用,请消费者放心食用。”

封存?不是说没有吗?

对比两条声明,吉野家澄而不清的态度,让消费者们大跌眼镜。

这么多年积攒的信任,瞬间崩塌。

速成鸡事件还没过去多久,2013年的315,吉野家又被揭出丑闻。

当时,《京华时报》的记者以应聘为由,暗访了吉野家北京银座店和崇外店,结果着实被恶心了一番。

两家店的后厨都存在员工操作不规范,和严重的卫生隐患问题。

垃圾桶都是无盖敞开,刚一进去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。

洗涤池里的水,也已变成了棕黑色。在清洗完上百套餐具后,早已没有了泡沫,上面还飘着一层油污。

除此之外,店内的消毒和清洁工具,无非是个摆设。

工作人员表示:“只有领导来检查时,才用一下消毒池和漂洗池。”

别说亲自去后厨了,蛋姐光是看到这图片就已经要恶心吐了。

更过分的是,在记者提到持证上岗的问题时。吉野家店内的管理人员竟说:“先上岗,证过几天再办。”

事件一出,吉野家又一次发出道歉声明,宣布两家店停业整改:

1.由公司多个高管带队,对其他北京分店进行巡视和现场检查。

2.在对北京所有分店巡检时,同时启动由总部培训专员对全线店铺的巡检,严格督导所有员工切实遵守营运操作规定,重申和落实责任到店长和个人,从根本上杜绝任何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。

但是事发不过两三天,停业整改的两家吉野家分店就悄然重新开张了??? 巡查、环境整改,这么短时间就能完成,可真·行业佼佼者没错了。 这份如此简短且冷冰冰的声明背后,不但看不出任何诚意,反而像是在作秀。 从那时开始,合兴集团旗下的吉野家营收逐年下降。

合兴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,2012年,吉野家店均营收还有600万人民币,到了2019年,已经只有481万了。

03

再回到南方市场呢?

前面我们已经说过,合兴集团拿到了吉野家的特许经营权,但它只经营香港和中国北方市场。

也许日本吉野家也看到了中国的机会,他们决定亲自操刀南方市场。

于是,在中国,吉野家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奇特的局面,北方和香港由拿到特许经营权的合兴集团控制,南方由日本吉野家总部控制。

而这也为吉野家日后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了祸根。

2009年,日本吉野家就决定大举进入中国南方市场,他们要在四川开出第一家店,而且要5年内在中国开店1000家。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吉野家在南方采取的是开区域分公司的形式,但是每开一家店,就要去日本总部谈,还需要准备上亿级别的准备金,走一套复杂的法律程序。

人们拿着钱在开店的路上,障碍重重啊,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。

但卖这类日式快餐的并不止吉野家一个。

在日本,吉野家、食其家、松屋被称为三大顶级屌丝店,没错,就是几家都差不多。

就在吉野家宣布进入南方市场那一年,食其家也悄悄进入了中国。

他们避开在北方发展了近20年的吉野家,开始进入吉野家的空白区域——南方市场,并在那里攻城略地。

最关键的是,同样一份牛肉饭,食其家的份量比吉野家大,价格还便宜。

吉野家一份小碗牛肉饭卖27元,大碗33.5元;食其家呢,小碗只要15元,中碗18元,大碗23元,巨大碗32元。

顾客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
同时,食其家还在努力满足顾客挑剔的味蕾,迅速更新菜单,隔段时间就让你感受到新意,试试新品。

于是,很多人开始转投食其家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吉野家在中国南方一共开了250家门店,但深圳、香港和台湾就占到了177家。

也就是说,吉野家在其他广大南方市场只有73家。

这还是吉野家在中国发展多年,已经建立广泛品牌认知的前提下。

而食其家呢,他们从零开始,也在中国开出了296家门店。除了集中于京津的北方22家外,其余全部位于南方,尤其是江浙沪。

面对广大南方市场,吉野家已经毫无招架之力。

最近,吉野家宣布将在2021年2月,关闭全球150家门店,包括中国在内。

表面上是疫情的影响,但实则是南方市场坚持不住了,因为将要关门的中国区店,都位于南方。

而如今,到互联网上搜索吉野家和食其家,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食其家,

不仅是在中国,日本也同样如此。相比较吉野家而言,食其家成了性价比的代表。

另一些数据也可见一斑。同样受到疫情影响,吉野家不得不关店,而食其家呢,还活得好好的。

再反观曾经和吉野家一起进入中国的餐饮品牌呢?

受疫情影响,他们的日子一样不好过。麦当劳上半年营收减少44.09%,星巴克第三财季比去年减少38.12%。

但相反呢,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国家,他们把中国当成了救命稻草。

麦当劳只是计划今年关闭约200家美国门店,在今年计划在全球新开的950家餐厅中,约有420家会开在中国。 且预计两年内,中国内地的麦当劳餐厅将新开1000家以上,其中大部分会对准中国的三四线城市。

星巴克计划在美国新开300家,中国至少新开500家。

而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、必胜客经营权的百盛公司,也和星巴克采取了相同策略。虽然第一季度因为疫情不得不关闭一些门店,但第二季度还是在中国开了169家门店。 并且百盛中国CEO还表示:“尽管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,但除了黄记煌外,公司仍会保持在中国开800-850家门店的目标。

而在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国市场,吉野家节节败退。

尾声         像开头说的,吉野家进入中国快30年了。

怎么说,它也应该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,面对它的闭店人们应该会有一些遗憾。

但当搜索“吉野家 关店”时,我感到有一些震惊,因为大家的反应恰恰相反:

不仅没有遗憾,还似乎觉得这一切早就注定了要发生,这一天终于来了,水到渠成。

人们觉得,它不再是童年那个香喷喷的吉野家,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盖饭;

人们觉得,它的变化太少了,没能像肯德基必胜客一样,入乡随俗,去满足中国人的胃。

不知道吉野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为什么混成了今天这个样子?

我想,它大概还不明白:

一个餐饮企业,最基本的是食品安全,最重要的是品质和性价比,是抓住人们的胃和心。

一个靠多开店赚钱的品牌,最基本的要降低大家共同做生意的门槛。

一个从事食品行业的人,需要对食物,以及食客们,保持最基本的敬畏心。

这个道理,我希望吉野家能懂,也希望那些屡屡被曝出问题的餐饮企业们能懂。

毕竟,在中国人的美食字典里,可替代你们的,实在是太多太多了。

因为,智慧的中国人,不缺吃的。现在不缺,未来也不会缺。

推荐阅读